還在討論原則,目標原則。最後一點是,基督徒的不成熟,可以通過他們在所感知的冒犯上煩惱多久來判斷。
基督徒在單獨個體戰鬥中使用目標原則。
首先,基督徒應該將自己的全部力量用到成功實現目標上。這其實與我們要討論的另一個原則“集中兵力原則”有關,其中有“集中專注”的一面,大多數基督徒並沒有意識到。耶穌用“單一的眼睛”來指這個。馬太福音6章22節,你的眼睛若瞭亮(原文直譯:你的眼睛若單一)。我們稱其為一心一意。耶穌非常專一,意思是祂很專注。太多的基督徒沒有集中精力,哪怕集中,也是集中在錯的地方,我們要能集中精力,一心一意專注於要實現的目標。
人們會說,庫里,你是牧師,你在事奉,你做的就是這個,你當然可以專注於此。我們必須意識到,每個基督徒都在事奉。做基督徒的目的,不光是死後可以上天堂,目的在於現在就擴張神的國。如果你有工作,不是我們所說的全職事奉的工作,那麼你要知道,神給了你這份工作來供應你的經濟,好讓你在業餘時間你能推進神國。
這是我所注意到的,我所交談,需要幫助有事發生的人。他們中大多數人的問題持續不斷,每週都有別的問題,每次來都出新的狀況,有時是疾病,有時是其他問題,處在這種情況的人,你跟他們交談久一點,就會發現,他們的心思非常渙散,主要來說是,他們不專注於推進神國。
無論你的工作是什麼,你的收入如何,你要意識到這是神的方式,就如聖經所說,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做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因此,一個人工作,做該做的事原因是,經上沒說是為了積存起來,而是說這樣他們就可以給予。所以工作不只是為了滿足你的需求,因為祂看顧你的需要,祂提供了一份工作,這樣你就可以給予。
當你心思轉變以後,一切都不一樣了,你的需求得到滿足,神看顧你,而這份工作實際上變成了額外的收入。如果你把工作視為收入來源,你的收入就是這麼多了,人們說,你不明白,我只有固定收入,那是你的錯,不是神的錯,神在試圖讓你脫離固定收入。如果你相信神,你的收入不會固定,由祂搞定了,意思是得到解決,不再缺乏。當你開始意識到,工作是為了讓你向那裡的人做見證,或是有了收入,使你可以給予或幫助擴展神國,生活中的一切都會被改變。這樣一切換,就太奇妙了,但大多數人都專注於錯誤的事。
這就是為什麼,敵人知道,用“世上的思慮”來對付基督徒如此有效。因為牠知道大多數基督徒很容易分心,一點小火花就能輕鬆讓他們失去專注,你必須學會超越那些。剛開始做基督徒,是個嬰兒基督徒,敵人知道,思慮、分心、小事,全都無所不在。無論發生什麼,都會讓你分心,然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波接一波,持續不斷,你不斷想要撲滅,你不斷的分心。
一旦你開始成長,就意識到那是小事,可以變大,現在問題還不大,我不能分心,我會處理它,但我不會專注於它。我會處理它並繼續前進,不管怎樣,我會解決,但我要繼續前進,我不會花時間在上面,我不會跟在後面一一撲火,我要朝著神要我去的神國方向前進。這些擋道的火,我們踩下去,撲滅,但要繼續前進。你不要停下來,專注於它們,停在那想,為什麼會發生這事那事,為什麼會到處起火?管它呢?把它們滅了,繼續前進,你就是繼續前進。當你變得擅長忽視干擾,敵人就會從你轉到你周圍尚未成熟的人,他們會注意干擾,以確保引起你的注意。這是牠的另一種方式,讓你專注於分心的事,因為這個人會嚇壞了。他們說:這是問題,有大麻煩了,看它。你說:沒什麼大不了。他們說:不,你不明白,發生這些事。不,沒什麼大不了,冷靜下來,繼續前進,不管是什麼,處理解決掉。看清迷霧,認出問題,把它解決,繼續前進。無論如何,不需要全撲在這事上,不然只會嚇到其他人。如果你一直這樣做,請避免這樣做,你就是繼續前進,把這事解決了。
敵人所做的就是,不斷擴大範圍,找到能引起你注意的人,干擾你,因為一切干擾都歸於這幾個,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別樣的私慾。如果你能控制這三方面,你繼續前進,敵人對你無能為力。當你清掉這些,人們會說,這很難做到,不,這不難,當你定不下心專注於重要的事,你才會感到困難。如果你決定專注於世上的思慮,那就真的很難過去,一切都回到你所關注的,而你的決定很重要。
主耶穌說得很清楚,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這些會把道擠住,所以,有這三類的人。還有第四類能結實的人,實際上結實有三十、六十或一百倍。但請注意,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以及別樣的私慾,不會影響第四類的人,因此,如果你要結實三十,六十或一百倍,這也是唯一可以結實的類別,你得學會擺脫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以及別樣的私慾,你必須這樣做,否則,你將永遠無法為神的國結果子。當耶穌回來,祂要找的是果子,阿們。你必須決定什麼最重要。
這方面,有幾本好書世俗書籍,但對很多人都有幫助。因為我跟人聊過,即使我讀了,我也想,這真的可以幫助你集中精力。其中一本是《一件事》,作者是凱勒,不記得全名了。還有幾本,另一本是西蒙.斯尼克的《從為什麼開始》,他的姓有點奇怪,但這本書非常好,因為這本書讓你分析:為什麼我做我所做的?基本上是問我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你總是從問為什麼開始,原因是什麼?很多人不問為什麼,只是隨波逐流,你需要找到背後的原因。當你這樣做,你就會專注起來。
另一本對個人有幫助的相關好書是《目標》,作者是布萊恩·特雷西。他有另一本書叫《沒有藉口》,都是好書,都是世俗作者寫的,不一定能保證每個細節,但基本的思想和實踐,如果你照做會幫到你。有人說,那不是基督教作家,我不想讀,但有時,這世上之子比光明之子更聰明,因為他們知道如何專注,這是關鍵。還有許多其他類似的好書,但這些能幫你有很好的開始。如果你不能專注,就無法取得很大成就,必須有那種認知。
另一個原則,集中兵力原則,就是你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然後全力以赴。敵人試圖分散你的精力,讓你同時做一百件不同的事,但都沒做好。你應當專注在一兩件或三件事上,做到最好。基督徒應該將自己的全部力量,運用到成功實現目標上。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目標是什麼?你要找到目標。對基督徒來說,很明顯,全在於愛神,愛你的鄰舍。意思是,你想人怎樣待你,你就怎樣待人。如果你愛神,耶穌說,如果你愛我,就遵行我的誡命。這都是你如何朝著祂前進的個人方面。
你可以把這些都集中起來,如果你愛神愛人,到最後你就是在履行大使命。首先,大使命是祂的命令,我們若愛神,就必遵行祂的誡命。所以,如果你愛人,就會去做大使命,因為你會去接觸他們。最重要的是,一切的總綱是愛神愛人,你想人怎樣待你,你就怎樣待人,還有大使命。很清楚,你正在做的一切應該與此相關,朝向祂,絕不應該讓你遠離。如果你在做的,使你遠離這總綱,你需要停下來,重新調整方向。
有些工作、職業會推動你背離這些方向。如果是這樣,你必須做出決定,要麼追隨神,要麼追隨你的事業。你說,你不明白,上大學拿到學位,就是為了得到這個。我不在乎,那富有的少年人也擁有很多,但他憂愁地走了,因為他無法撇下這些。正如邁爾斯·門羅說的,世上最糟糕的事,就是你在錯誤的事上取得了成功,你就真的很難退出。因此,你需要在正確的事情上取得成功。
這包括思想、活動、財務,尤其是禱告。許多基督徒抱怨他們不能禱告很長時間,因為他們沒有禱告的東西。基督徒要有激情和熱情,為最觸動他們心靈的東西禱告。你可以列出一個要禱告的清單,如果你照聖經告訴你的列個單子,差不多每一天,列出你個人生活中需要被禱告的親人、孩子、家庭,各種情況等等。然後你列下自己渴望在個人生活上的進步,你會有個清單,讓你忙上一整天。如果你自己沒有一個清單,問問你的配偶,他會給你一長串要禱告的。
問題在於,大多數基督徒失去了對神起初的愛,對人的愛也變得冰冷。耶穌明明說過,保羅也說過,在末世,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就漸漸冷淡了。當不法的事增多,罪的結果,罪的操練比比皆是,愛就變得冷淡。如果有罪,愛就不會越來越火熱,無法增長,特別是對神的愛和對你鄰舍的愛,罪孽將其消滅了。隨著世上罪的增長,許多人的愛將變得冷淡,開始消亡。所以,要保持我們對神對人的愛,把炙熱的火燒得更旺,阿們。
如果祂說,由於罪增多,許多人會變得冷漠,這意味著,保持火焰燃燒變得更加困難,那就是敵人想做的,讓人放棄,退出。你說,有什麼用?我何必要繼續做下去?不,用處就是你應該這樣做,因為祂是對的。如果祂曾經正確,那就永遠正確。無論如何,你繼續前進,即使看上去毫無希望,繼續做下去,因為這樣做是正確的。阿們。
下一個,這在已信主的基督徒中是一個重要指標,表明人們急需復興。當他們的愛開始變得冷淡,那就是需要大規模復興的時候,可以是團隊的復興,別以為要有團隊復興,才可以有個人復興。集體復興一直都是個人復興,個人若不火熱,團隊也很難火熱。不管別人如何,你要立志被挑旺,當你的火足夠熱,你就有了感染力,讓其他人火熱。
基督徒在集體戰中,目標原則的使用。約好的禱告會上的出席率,是一個教會屬靈溫度的指標,而不是週日早上的禮拜。目標應該是在禱告中浸透誕生,這並不意味著要對如何實現目標進行大量討論,該決定將由行動的指揮官,或任何負責的人負責。統一指揮原則,我們稍後會看到,但是,應當有在靈裡的,重大禱告和得勝的指定。也就是,你提前承認得勝並宣告勝利。
如果你還記得書念婦人,她兒子死了,她與一位先知建立了友誼,當她兒子去世,她說,備好驢和所有東西,快快去那,不要耽延。每個人都問,情況如何?她說,一切都很好。(和合本,平安無事)她兒子死了,但是“一切都很好”。她在做什麼?她叫那些好像無的如同已有。參見羅馬書四章十七節,和合本一文,使無變有。(直譯,稱現在無的如同已經有了。)這信心,使先知叫她兒子,從死裡復活,但每個人,都在問她,你會發現,她沒告訴任何人發生了什麼。她只是說,“一切都很好”。猜猜怎麼著?到最後,一切都很好,阿門。
應當有在靈裡的重大禱告和得勝的指令。在典型的教會,尤其是大型教會,這通常很難,關於一項行動的會議,一般不應超過兩次,第三次就該展開這項行動。會議超過兩次以上,敵人會準備得很充分,等你到達,你的效率就會降低。會有一些人在代禱方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他們代禱真正有效,他們很容易會被發現。你會找到可以代禱的人,他的禱告能防止敵人,這是你可以做的一件事,我們對此講的不多,但這很重要。當你看到該做的事,並且朝著這個方向前進,無論是你,還是你和其他幾個人,生命團隊或教會,無論什麼,你開始朝這個方向前進,你可以透過代禱、說方言、翻方言來混淆敵人,讓敵人不知道你要做什麼。大多數情況下,牠能知道,你將要做什麼,但牠可能會非常困惑,甚至無法有效防禦。
但這是透過說方言完成的,你需要學習有關方言禱告的事。如果你從沒讀過我們《關於方言》的書,從沒上過”方言的多樣性“研討會,你絕對要去了解一下。這是當今基督教教會中,關於方言最完整的書。它涉及所有各種的細節、方言禱告的不同方面、如何、為什麼、這意思是什麼、如何發展等等。
下一部分,有人會找到自己的位置。我想再強調一下這點,代禱非常重要,每個動作都要在禱告中浸透,所以教會要有實際的動作,換句話說,要思考,「下一步我們要做什麼?下一步操作是什麼?下一個任務是什麼?」你應該期待它。
這是一個問題,你會看到美國軍方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你可以在戰場上待 21 天,在陷入戰鬥疲勞之前,你需要休息一下。21 天的持續戰鬥,然後你需要離開戰場,但是,若你出於休息和放鬆的考慮而離開前線,你在後方最多不能超過 12 天。如果你在後方待了超過 12 天,你就會開始打架、爭吵並製造麻煩。士兵們最後會互相打鬥,拳腳相向,各種事情發生,因為他們在後方。
你可以戰鬥 21 天,休息 12 天,一旦你休息了 12 天以上,你開始戰鬥,因為你是為戰鬥而生。大多數基督徒從未意識到,以為他們生來是叫地上太平,你不是為太平而生,而是為戰鬥而生。當你明白了這點,就開始學習如何在屬靈上戰鬥。
教會不是戰場,世界是戰場。因為你在那裡生活,有你要做的事情。教會應該是訓練的地方,但是,假設你每週日參加教會禮拜,如果你錯過兩次教堂禮拜,那就是 14 天,你已經有 12 天沒來報到了,不是為了戰鬥,而是來領戰鬥分配的任務。
我不是說你必須要去教會,不然要下地獄,或者,如果你錯過教會,說明你靈性倒退,而是如果你總體上錯過,尤其是如果你是身體的一部分,是團隊的一員,你們一起同工,一起發揮功效,你錯過了兩個主日以上,已經 14 天了,通常情況下,敵人已經一直在對付你,你會開始把事情搞得一團糟,然後你說:「我沒去是因為這。」這甚至不是你不去的原因,你會編出不去的理由,其實算不上理由,你開始把事情弄得支離破碎。
但是真正的戰鬥,教會的目的是裝備、造就、建立,以便你能進入世界,你能有效地戰鬥,贏得戰爭,不只為了你,也為他人,阿們。如果你常去的教會做不到,或者不這樣做,沒有裝備你,也不為你提供每天戰鬥所需的器具,你得找到另一個教會,找到一個可以教你、訓練你、裝備你,不會拖住你,但會推動你前進。
事實上,一般來說,你需要去的教會,是那種有時會讓你感到不舒服的教會,讓你想說:「希望你別再推我。」不,那正是你需要的。你不會想要一個私人教練,當你在那機器上,他卻坐在那裡,翻看他的手機或觀看影片。你想要的是一個陪著你,說:「不,再來一個,再一個,加油,你可以做到,我在這陪著你。」將你推向一個新的高度。那就是你想要的,阿們。
絕大多數人應該更多地參與實際操作。會有幾個人,他們的真正目的是代禱,但絕大多數人應該在實際操作中。同樣,不要讓代禱者只禱告,確保他們也在做代禱的事,確保他們參與實際行動,否則,他們的代禱可能會扭曲並偏離目標,但是,當他們一起去禾場,他們看到了需求,知道該為什麼禱告,因此,請確保他們不只是坐在那代禱。
你說:「但我沒有被呼召去戰場,我只是被呼召代禱。」不對,不是真的,我們正在看領導力培訓的相關內容,要把這些內容納入生命團隊,人們喜歡這樣想:「有些人更適合做領袖。」不,每個信徒都是領袖,是每個信徒,領導風格可能不同,性格也可能不同,但每個信徒都是領袖。
在馬太福音 28 章和馬可福音 16 章,耶穌說,每一個信徒都應該往普天下去,向每個受造的傳福音。所以,每個信徒都是某人的領袖,或門徒訓練帶領者,否則,他們沒有履行大使命。這很清楚,不管你是領導一個還是一百個人,這都不重要,這仍然是一個領導的位置。
每個信徒都可以帶領,對嗎?他們可能要培養發展,並習慣它,漸漸完善。每個信徒都具備領導力,因為每個信徒都應該完成大使命。大使命不是給五重職事,而是給信徒的。約翰·雷克曾說,信徒是神的大人物,祂的重要人物。所有的應許都是給信徒的,不是給使徒的。聖經中所有的應許不是給使徒的,也不是給先知、傳福音的、牧師的。不,他們是給信徒的。「信的人能做同樣的工」,說的不是使徒,阿們。使徒,在成為使徒之前必須先是信徒,即使他是使徒,他仍必須是信徒,阿們。
注意這裡,代禱一定不能成為避免工作的藉口。基督徒的首要目標必須是榮耀神。基督徒必須以神的榮耀為主要的目標和努力,無論是生是死。基督徒必須接受並實施聖經帶來的,新光照所需的任何改變。所以,每當你學習新知識,你都要調整適應,每週你都要照聖經中讀到的或在教會學到的,來調整自己的生活,只要從教會學的符合聖經,不斷地成長應該是基督徒生活的特質。
那是我喜歡桑姆爾博士的一點,他總是說,神在他有生之年所進行的每個運動,他都參與其中。他說:「大多數人永遠不會超越神給他們的首次啟示。大多數人停滯不前,他說:每個新的啟示來,我都繼續往前行,神的每個新的運動,我都參與了。」他沒有陷入那些怪異之類的,他說的是神的真實運動,他不是在說什麼分支、風潮之類的,神的每個真運動,他都參與了。
事實上,回到 1930 年代,五旬節運動那時才真正開始興盛起來,主要是通過神召會,那時他和神召會在一起。然後他離開那,去了“靈恩更新”運動,去了“信心話語”運動,每一次神的運動,他都恰好順行前進,順流而上,但他不被困在那裡。他總是說:「好,接下來是什麼?」如果他今天還活著,我可以保證,他會參與我們正在分享的主題,他會參與屬天醫治訓練、新造的人系列,他會把這些看成“我們在基督裡是誰”的進一步啟示,因為基本上,在新造的人研討會,我們做的就是訓練所有人行在他曾行走的權柄位置,他行走在這些當中,但他不是這樣叫他們,即使有我們所擁有的啟示,問題是,當時的人們不明白每個人都該這樣做。如果你與約翰·雷克、史密斯·威格爾斯沃斯、桑姆爾博士,如果你與這些人中任何一個交談,他們都會告訴你:「人人都該做我正在做的事情。」這是判斷一個人是否真正屬神的關鍵之一。如果他們說:「你可以做,我可以做,你也可以,無論我在做什麼,你也應該做。」那是神的人,通常,在某種程度上,那是正確的訊息。
如果他們開始說:「我很特別,我有恩膏,你做不了。」那你趕緊跑掉離開。因為他們只是在找追隨者,正在努力確保自己有個好的退休金計劃,所以你要越過那,這是問題的關鍵。真正屬神之人的標誌之一就是,他總是努力工作,為了再沒有工作可做。他不是在爭取追隨者,而是在努力訓練和裝備人,好讓他們做他所能做的。
下一個是集中兵力原則。注意這點,首先是集中兵力原則的定義。定義是,運用足夠的兵力以實現目標。因此,你需要運用任何必需的力量。我們來看敵人在個體戰中對集中兵力原則的使用。敵人會利用集中兵力原則,造成無比猛烈的各種攻擊,以致被攻擊者被無助、絕望、抑鬱和憂慮這些感覺淹沒,這就是目的。
他們就是持續不斷的連環攻擊,請注意,有不同的擊打方式,有節奏,後面內容的“攻擊類型”和“如何攻擊”,攻擊的五種方式中,有講到攻擊的節奏。這些攻擊環環相扣,以致你無法恢復平衡,喘息片刻,又是一擊,這和壓倒對手的快速連環拳擊,是完全一樣的節奏,最終擊敗對方。
如果你不認為這可以擊倒對手,你不斷的擊打,但是你做足夠的節奏,因為如果你連續打得太快,你會把自己打趴下,因為耗盡了所有力氣。穆罕默德·阿里是這方面的大師,倚繩戰術,對吧?他掩護自己靠在繩上,讓人打他,直到對方把自己打垮,就是精疲力盡了,等到他們再也打不動了,就會一下開始出拳無力,突然間,他就會出拳,他們精力耗盡,再也無力防禦了。
敵人會做完全一樣的事,很多時候,他會讓你把自己打垮了,如果你進行過多的攻擊,當他用這招對付你,你也可以看出來。如果他發起很多攻擊,很多時候,他認準單一類型的攻擊壓垮你,如果他認為這能擊倒你,他將使用我們在武術中所說的「直接爆炸」,直爆就是你衝上去,直接一拳接著一拳,一直打,就像機關槍一樣。你不是一拳要把他擊倒,而是不斷積累拳頭,你可以用力的擊打某人的頭部,以至於他們的頭部被撞擊後仰,他們的大腦會保持不變,但他們的頭會回過來,這會讓他們的大腦撞到頭的前部和後部,如果你出擊力度足夠,一擊就能把他們擊倒,或透過不斷的擊打,你就是不斷擊打,讓那東西不斷被擊打,不斷的撞擊他們的大腦,直到他們的大腦到一個地步,說:「不,受不了了,」一下關閉,然後他們就會失去意識,然而,那撞擊力度是任何正常人都能承受的。
像這樣會把人擊垮的拳頭,如果你用拳打一個人的手臂,那不舒服,但不會傷害到他們。透過“直爆”就能做到,你一直不斷出拳進攻,關鍵是當直爆持續進行,你是一直往前進,而你其實是一直擊打同一個點。藉此,你可以斷定這是直接爆炸,當敵人試圖對你進行直爆,他不斷擊打同一個點,他想積累到讓你放棄,完全退出。
有些人就直接停擺,這正是他想要的。當你停擺,他不會停止擊打,他只是不再打那麼快,然後一拳擊倒。因為現在你不再防禦,就是停了,然後他會慢慢來,後退一步,再來一拳,盡可能多造成傷害。注意,這裡有個節奏的問題。直爆的節奏非常快,一旦一個擊中,回撤,下一個即刻就來,並且命中同一位置,持續不斷,但你擊打的節奏,像我說的,如果你不停擊打,會有耗盡力氣的風險。
敵人也做同樣的事。他意識到他不能一直這樣下去,通常,其他人會過來了解在發生什麼,開始幫助你,但他也會打你,使你失去平衡。然後他休息,一旦你開始恢復,他就又打你,你就又失去了平衡。他打你不會打得太厲害,以免力氣耗盡。因為他在中間休息時,收集訊息:「我造成了多少損失,我擊中他們帶來多少好處。」他開始觀察這些,來清楚你的恢復情況。他還會找出你要如何恢復。你用什麼來恢復。然後他會試圖清除這個,讓你恢復不了,這樣就能把你幹掉。這都是戰略,都是戰術,幾秒內就能做成。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看著這些說:「我該怎麼應對。」
這很容易,最好的防守是好的進攻。如果你忙著打他,他就不會忙著打你,對嗎?你要做的就是使他處於防守狀態。意思是,別再老想著自己,還有他對你做的。如果他對著你來,你就反擊他,你在最短的時間內造成最大的傷害,對嗎?因為他的整個目的就是讓你不能有效地做你該做的。
他一旦這樣做,我們在 DHT 中講了這點,假設,敵人攻擊你或你的家人,你禱告,但沒看到任何變化。有時,你已經設了信心在那,你已經說了:「奉耶穌的名,得醫治。」你的信心就在那裡,你把自己的信心附加在那上面,那就不必回頭再打,因為敵人巴不得你專注於一個人。相反,你要意識到:「好,魔鬼,我看到你使勁不肯離開,你每停留多一分鐘,我就去給五個人禱告。」
你開始在靈裡報復,當他看到自己每停留一分鐘都會使其他五個人得自由,他就離開了。為什麼?他確實瘋狂,但他並不傻。當他意識到,報復會讓他付出代價,這正是你想要的。你要讓他意識到:「好啊,你打我,我要回打你十倍。」你的回應必須比他最初的攻擊更壓倒性地強大,因為只要敵人知道,他打你一次,你會回打他十倍,他就會嚇破膽,不敢打你了。
接下來,他會轉移到你的家人,或你的車,或你的寵物,或其他地方,因為他打不到你。注意這是相同的策略,首先,他為什麼要跟你作對?跟你沒關係。他恨神,而你有神的形象,他動不了神,所以他要動你。如果他動不了你,他就會去找隨你形象的人,試著去動他們,你的孩子,你愛的人等等。
所以,你必須讓他知道,你對付我的孩子,跟對付我是一回事,對付我的孩子,事情可就大了,這就開戰吧,你就去哪個地方,醫院或什麼,你說:「我本來要給五個人禱告。」相反,我要去醫院,我們要去醫院,讓你忙上一整天。
你開始發起這些攻擊,這些報復。耶穌做了同樣的事情,如果你來看發生了什麼,你必須記住,施洗約翰是耶穌的表哥,我不知道他們一起長大有多親近,我不知道,那是他的表哥,他們得到消息,施洗約翰被斬首了。如果你來看,很不可思議,耶穌獨自退去,接下來就是,他出來,醫治病人。他是在靈裡報復,你殺了我表哥,我要打你痛處,我不會放棄,我不會退縮。大衛·霍根常說:「你該後悔痛恨自己做過那事。」
就是這樣。但你必須使敵人尊敬你,知道他如果試圖打你,你會加倍狠狠地打他。必須要到這程度。那必須是你裡面的東西,無論怎樣絕不放棄,全力追擊到底。無論怎樣,那可能是去做見證,我們在講為病人禱告,可以是見證,可以是餵飽飢餓者,凡是這些,為什麼?只要是任何敵人做的事,聽著,幾年前,桑姆爾博士跟我們說,當時有人問他正在發生的一些事,他的第一個問題是:「那讓人看起來怎麼樣?」他們問:「什麼意思?」桑姆爾說:「看起來怎麼樣?會讓他們的尊嚴有損嗎?」他們說:「哦,是的,尊嚴盡失。」桑姆爾說:「好,那就出於魔鬼。」他甚至不知道到底什麼事。但他的關鍵是:“那剝奪了人的尊嚴嗎?”因為魔鬼總是想剝奪人的尊嚴。這就是為什麼魔鬼最愛看到有人住在橋下,這就是為什麼他最愛看到妓女賣身,因為他們失去了按神形象被創造的尊嚴。任何使人們喪失尊嚴的事,無論是他們自己做的事,還是對他們做的事,甚至對他們說的話,凡是這些,都是出於魔鬼,不是出於神。
貧窮這顯然是出於魔鬼,不是神,魔鬼卻把教會轉向,乃至他們立誓守住貧窮。這太荒謬了。你為什麼要發誓遠離神說他想給你的祝福,好讓你成為這世界的祝福?神不是賜福使你富足,讓你做那無所事事。神祝福你豐盛,使你可以成為他人的祝福。曾經有人跟我說:「我巴不得快到那個地步。」我問他:「你想做什麼?你想對自己的生活做什麼?會是什麼?」他說:「我什麼也不想做。」我問:「什麼意思?」他說:「我想過什麼也不用做的生活,就是做那,什麼也不做。」我說:「你要的不是生活,那不是生活。」他說:「我想要足夠的錢,什麼都不用做。」那不是生活。
問題是人們一看到富足,就說:「噢,你在講富足,可別講這個。」聽,你要這樣看,金錢要麼是很好的工具,要麼是可怕的神。如果是神,那會很糟,因為你永遠都不夠。如果是工具,你可以用它來成就神的旨意。你必須認識到,從神而來真正的富足。經上說,神的祝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這樣,你就能判斷出祝福是否來自於神。如果它帶來了憂慮,你不是從神那裡得來的。用別的方式得來的,沒有平安在當中。
你必須意識到,真正富足的目的不是你擁有多少錢,而是你有沒有自由做任何神吩咐你做的事。歸根到底就是這樣。要說所謂的富有,我可以告訴你,按照世界的標準,這個房間裡的每個人都非常富有。不論你是誰,如果你的年收入在三萬八千美元或以上,按照世界標準,你比世界上 97% 的人都富有。想一想,剩下的 97% 會看你,好像是一個有錢人。如果你和富豪比,或拿他人有的東西來比,你可能不覺得有錢。歸根結底,真正的富足是能自由地做自己知道該做的事。
很大部分跟你擁有多少錢無關,對嗎?因為神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這意味著什麼?如果我有足夠的信心,那麼我有多少都沒關係,重要的是,我的信心使我得到所需的一切,成就神的旨意。所以,你必須學會相信神到一個程度,真正的自由。從這個意義上講,財富的目的不是成為記分卡,是這個數。不,財富的真正目的是,自由地做神要你做的事。聽著,我沒有成堆的錢,但我會告訴你,我能自由地做任何神要我做的事。如果他告訴我去搭飛機,我就去坐飛機。我可以去,在 24 小時內到世界任何地方,確切說說,我不用上網,求你,網上眾籌,阿們。
我聽到神,我們就朝那個方向前進。我告訴你,這會讓人們很多時候感到緊張,有些人天生會算,每件事都要算對,不是這樣,他們就會很緊張。你見過這樣的人嗎?他們必須提前計劃:「到月底還差三美元,我們該怎麼辦?」三美元,真的嗎?這就讓你陷入恐慌嗎?人們總是問我們,你的預算是多少。比如,我們要開這次會議,他們會問你的預算是多少。我說:「我們沒有。」他們說:「你是什麼意思?」我說:「我們沒有預算。我們知道了神要我們做的,就是去做,我們相信神。如果這要用盡我們現在所有的錢,那就用。」為什麼?神給了我們每分錢去啟動,是這樣,如果你把錢當保護傘,你就是不相信神。你沒有把神看成源頭,這才是問題。
所以你不能把錢當作保護傘。你問:「我怎麼知道我是不是這樣?」如果你不把你有的最後一分錢給出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嗎?如果你不給出去,你說:「神啊,我得留一點。」我要付,「好,」這就是保護傘。你總是照自己有的緩衝來給,如果你的緩衝區不夠用,你給的就會減少,這意味著你是看情形給的,嚴格來講,你不是被聖靈引導,而是被魔鬼引導。因為他要做的就是製造一些麻煩,吞掉你一點緩衝,他就能決定你要不要給。
所以,如果你做決定是基於財務,金錢就是你的神。我們一直告訴人們,我們不照財務狀況來做決定。我們照所信神的旨意來做決定,然後朝那方向前進。要是花光我們每一分錢,那就花光。如果沒有,好,我們有福了。
我告訴所有人,我從一無所有開始,如果我以一美元結束,那也是領先了。所以,我一直告訴所有人,關鍵是,只要你的船不在水面上,這就夠了。水是十英尺深,還是一千英尺深,都沒關係,只要還浮著,你就沒事,阿們。有時水深十英尺,有時一千英尺深,不管它有多深,只要船能繼續浮著,阿們。只要你繼續前進,神總是會把你放在深水。
原頻:https://www.dlchinese.org/path-player?courseid=swat&unit=63673fc5a02254d17f0f1af3Uni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