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 Kenyon Reveals: The Two Kinds of Knowledge That EVERY
Serious Christian Must Have
0627’25整理
https://youtu.be/bj5dNctIAcA?si=XJYdM584llPPkCoS
歡迎來到 E.W. 肯揚的“洞察與反思”,我們將深入探討區分宗教與啟示的真理。在本影片中,E.W. 肯揚啟示:每個虔誠基督徒必須具備的兩種知識,我們將揭示肯揚的一項基本教義,它將改變你憑信心生活、學習和行事的方式。
肯揚教導說,知識有兩種:感官知識和啟示知識。感官知識來自五種感官-受理性、經驗和物證的限制。啟示知識直接來自聖靈-根植於聖經,由信心賦予力量,其功效無限。大多數基督徒都被感官知識所困,並懷疑為什麼他們的信心不起作用。這篇訊息將開啟你的眼界,讓你看到那種能夠移山的知識。
在屬靈理解領域中,最令人震驚且釋放人心的發現之一,就是認識到有兩種根本性的知識。這個啟示徹底改變了我們對教育和靈性成長的看法。
第一種,是我們學校教育機構所傳授的知識——完全透過我們五官運作而得來的知識:看、聽、嚐、聞、觸。這被稱為「感官知識」。感官知識幾乎主導了現代文明的每個層面。正是通過這個途徑,我們才能理解和探索化學、生物、物理、數學、機械、天文學等所有科學領域。幾個世紀以來,我們的身體一直是這些發現的核心實驗室。
我們用望遠鏡擴展視野,用顯微鏡窺探細胞和原子的精妙結構;我們用耳朵研究聲音,用皮膚感受壓力和質地,味蕾與嗅覺則參與到風味和香氣的研究中。但儘管感官知識如此輝煌,它本質上是有限的。它受限於自然感官所能偵測、測量或觀察到的範圍。它無法窺見人的靈魂,無法追溯生命的起源,也無法找到創造的開始,甚至無法完全理解思想與想像的本質。
人的內在生命、動機、渴望與靈性飢渴,始終超越感官知識的範疇。這種知識,雖然在物質層面上極具力量,卻在面對屬靈現實時成為絆腳石。
這裡就出現了深刻的差異——另一種知識:「啟示知識」。啟示知識不是通過感官獲得,而是通過靈而來。它是神通過祂的話語——聖經——賜給人的。它回答人心最深層的問題:神是誰?我是誰?我為什麼被造?我的終極目的是什麼?死後會發生什麼?什麼是公義、公正與神聖的愛?對這些問題,感官知識要麼沉默,要麼只是推測;而啟示知識則帶來清晰。
啟示知識始於這樣的理解:人不僅僅是血肉之軀,他是有靈的存在,擁有魂,活在身體中。如果我們只用感官知識的視角看人,就會得出人只是一種高等動物,是由生物過程驅動的物質而已。但啟示知識將我們從這種自
然主義的囚籠中釋放出來。它宣告:人是按著神的形象和樣式被造的(創世記1:26),是獨特的受造物,有能力親密地認識神並與祂同行。
正是通過啟示知識,我們才明白墮落、人類進入罪中,以及與神疏離的事實。感官知識永遠不會告訴你這些。科學不承認罪,因為它無法測量罪;哲學無法解釋罪,因為它無法定義罪;心理學無法治癒罪,因為它無法診斷罪。但啟示知識讓我們直面罪的現實,以及救贖的必要。
然而,悲劇發生了——感官知識在教會中取得了主導地位。這個本應成為屬靈洞見堡壘的機構,卻被自然理性所統治。最初建立在啟示知識上的神學院,如今往往以學術成就自豪,卻否認屬靈能力。教會,本應由神的靈引導的屬靈有機體,在許多地方卻成了由人類傳統和智慧主導的自然機構。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今天許多人否認神蹟,為什麼禱告常常淪為儀式,為什麼基督的神性和復活受到質疑甚至否認。感官知識無法理解超自然,只承認可觀察、可測量的現象;當遇到無法解釋的事時,不是否認就是當作神
話處理。但神蹟不受自然知識的審查,它們屬於啟示知識的領域。
哲學——這個通過理性追尋真理的高貴事業——是感官知識的產物。它能提出最深的問題,卻永遠無法得到確定的答案。世世代代,哲學家們提出了各種世界觀和道德體系,結果卻是一片混亂。啟示知識則宣告:真理不是一種概念,而是一個人。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在基督裡,對終極實在的尋找結束了;祂是神聖真理的化身,是現實的揭示。
啟示知識並不否定理性,而是超越理性,把神的智慧帶進人心。它不丟棄邏輯,而是讓邏輯服從聖靈的權柄。當人憑啟示知識而行,他便不再受感官的奴役,而是覺醒於神聖,開始在一個新領域裡運作——在那裡,信心
主導一切,愛掌權,神聖的目的隨著每一步變得更加清晰。
保羅在新約書信中,經常對比這兩種知識。他常警告信徒,不要被這世界的智慧(神已使之成為愚拙)所引導。他呼籲信徒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羅馬書12:2),這正是從感官知識轉向啟示知識的過程。他說:「屬血氣的人不領會神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惟有屬靈的人能看透萬事,因為他有基
督的心思。」(參哥林多前書2:14)
這種轉變不僅僅是智力上的,而是屬靈的。它始於重生——當一個人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被聖靈重生的那一刻,一種新生命被賜下,帶來理解啟示知識的新能力。聖經,過去看來神祕或無關緊要,如今變得鮮活;禱告,不再是儀式,而是交通;敬拜,不再是表演,而是相遇。
現代教會最大的危險之一,就是試圖用自然手段過屬靈生活。各種方案、策略和激勵演講,永遠無法取代聖靈的運行。教會的能力不在於組織、預算或人氣,而在於能否聽見天上的聲音並順服神的旨意——這正是啟示知識的實踐。
初代教會就是建立在啟示知識上的。彼得不是靠推理認識耶穌是誰,而是啟示給他的。耶穌說:「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馬太福音16:17)
教會的根基不是彼得,而是彼得所領受的啟示——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這個啟示,直到今天仍在建造教會。
啟示知識不是神學家或傳道人專屬的,而是為每一位信徒預備的。神渴望對祂的每個兒女說話,渴望你親密地認識祂,渴望向你顯明祂的旨意、心意和計劃。聖靈是你的老師,祂要帶你進入一切真理(約翰福音16:13)。當你花時間在神的話語中,默想真理,聆聽聖靈的聲音時,啟示知識會在你裡面增長。你將以更大的膽量行事,禱告更有果效,對聖經的理解更深,對人的愛心更大,洞察力更敏銳,能分辨什麼是真,什麼是幾乎真。你會看穿表象,進入事物背後的屬靈實境。
這就是憑啟示知識而活的意義。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願意讓感官知識退位,不再高舉人的理性高於神的話語,不再用經驗或文化的眼鏡解讀聖經,而是讓神的話語來解釋你的經歷,讓聖靈照亮經文。信靠神的智慧,勝過人的意見。
這不是呼籲盲信,而是呼籲甦醒的信心——一種能看見眼不能見、聽見耳不能聽、抓住永恆現實並將其帶入現實生活的信心。
希伯來書11章的信心英雄們,就是靠啟示知識而活。他們看見別人看不見的,相信別人嘲笑的,行動在神的話語上,即使這與他們的感官完全相反。這就是我們被呼召要過的生活。
我們必須回到神的話語,讓祂的道豐豐富富地住在我們心裡(歌羅西書
3:16),要研讀、默想並遵行。啟示知識不是隨便讀一讀就能得著的,而是要深入投入、渴慕、禱告、順服。當我們說:「主啊,開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詩篇119:18),啟示知識就會臨到。
這正是今日教會最需要的——不是更多方案、娛樂或建築,而是更多的光、更多的真理、更多的啟示。讓我們離開感官知識的淺灘,潛入啟示知識的深海。
讓我們認識祂,向著神在基督耶穌裡的高標竿直跑。讓我們不單靠食物而活,而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耶穌就是啟示知識的成全者,祂是道成了肉身,是無形神的可見表現。認識祂就是認識父,與祂同行就是走在真
理中。信靠祂,就是出死入生。
這不是宗教、不是哲學,而是真實,只能通過啟示知識得著。擁抱它、追求它、活出它,你的人生將從此不再一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