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剛剛講完了紀律的第一部分。紀律是透過不斷努力、持續勤奮養成的習慣。
第二,毅力、堅持不懈。
希伯來書六章十二節:「並且不懈怠,總要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
希伯來書十章三十六節告訴我們:「你們必須忍耐,」這兩節經文中的「忍耐」這個詞特指一致性。你們必須忍耐,或者說一致,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直到你完成了神的旨意,你才得到應許。許多人在完成神的旨意之前,就希望有應許。有些人甚至認為有沒有遵守神的旨意不重要,他們就該得到應許。
希伯來書十二章一節:「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
戰士的其他特徵
* 勇氣、進攻性:說的是在靈裡,不是說粗魯、令人討厭。在靈裡主動進攻去抵擋靈裡不敬虔的事,藉著神的靈,用聖靈的果子推進神的國度。
* 信心:信心有不同方面,但信心的基本詞和「信念」是同一個詞。如果你有信心,就對神有信心。如果你不能信神,你就沒有信心,很多人不認識這一點。一旦你對神有信心,對神的信會使你充滿信心,相信你能做任何他呼召你要做的事。但很多時候人們沒有看到對神的信心,他們只是看到你的信心,他們認為這是「自信心」。但我們不是對自己有信心,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基督,凡事都能做,我們是對這個事實有信心。
你永遠無法取悅所有人,甚至不該去嘗試,因為到頭來你會陷入對人的恐懼,或與此相關的結果就是你想得到人的認可。每個人對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看法,他們會試圖讓你做不同的事情,還不如打消這個念頭,別再想著取悅每個人。
首要的是討神的喜悅,找出祂說了什麼。那些與神同行、認識他的人,他們未必會與你並肩作戰,但至少他們不會與你為敵。因為通常與神同行的人,他們忙於做神讓他們做的,不會關注你做什麼。很多想做大人物或想要出名的人,他們總是試圖進入正在做實事的事工,透過合影或連結來建立自己的聲望。人們來這很短時,只是想利用這個名,不是每個叫你「弟兄」的人都是你的弟兄,這讓人感到不舒服,但真相就是這樣。聖經裡有這些事發生,講了人們挨家挨戶到處走動,欽定版說,用各樣私慾牢籠無知婦女。他們不斷試圖偷偷潛入,狼試圖進來獲得一個位置,或者獲得某種影響力,這樣就能把那些人偷走,歸給自己,所以你必須看到其目的。
我們主要目的是幫助人們成長,不是試圖幫助你的事工發展。耶穌說:「我會建立教會。」他沒說你來建,是主耶穌建立教會。庫里說他所能做的,就是忠心地釋放出神給他的,靠著聖靈分享他所學到的,這就是他能做的全部。在這個基礎上,祂會建造。約翰·雷克事工,不是教會,它是教會的一部分,因此,如果要建立事工,我們不能說:「看看我建的。」如果說事工是教會的一部分,那麼是來看看神建造了什麼。耶穌說:「我要建立教會。」如果祂在建教會,那麼祂也在建立事工,祂也就是實際建立教會的那位。所以,庫里要做的不是建造約翰·雷克事工,要做的是建造基督徒,訓練、裝備、派遣、造就、建立。這是他的工作。如果他做這些,是在建立教會上做好他的部分,只有耶穌能促使事工成長。
如果你做祂讓你做的,你不能總用參加的人數判斷事工與神親近的程度,因為很多時候,人群離開,要麼很善變,追尋最新潮的東西。很多時候,他們就是不走神的道路,所以神做工幾乎很少靠著大多數人,祂幾乎總是透過餘民做工,這貫穿整個歷史。
神在一個事工中的祝福,不僅限於財物或人數方面,祂賜下極大的恩惠。庫里想到前幾天電視的事,那不是他們極力追求的恩惠,但是神看到重回電視領域的需要,所以祂開啟了門。他們沒有去追求,是神加增給了他們,你能看到神在事工中的祝福,耶穌正在建立這個事工,推動這個資訊。
就算有醫治、神蹟奇事這些,並不代表他的一切教導都是正確的。猶大是十二門徒中的一個,他也出去醫病趕鬼,直到他自己有了魔鬼,你看得出來發生了什麼。但重點是,你不能總用某種東西來驗證:「看,這個人從輪椅上起來了,那個人一定是屬神的。」「不管是誰讓他從輪椅上出來,一定出於神。」是神讓他從輪椅上出來了,神是正確的,神有時會用有缺陷的器皿,祂在不同的時候用不同的人,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在教義上都是對的,只能說明神愛那些輪椅上的人,是用那個人讓他們從輪椅上起來。你的評判要在那人講過的教義上,講道的人,他的態度怎樣。
如果你來看保羅,你來看耶穌,會詫異於宗教怎樣描繪他們,把愛限定成某種方式。然而,大多數人試圖傳講的愛,其實是新紀元所謂的愛,不是聖經的愛,聖經上的愛在乎你為別人捨命。耶穌說:「人為他的朋友捨命,沒有比這更大的愛了。」裡面一定要有你為人捨命的部分,不在於你說了什麼,誰都能說:「我愛你。」「你說,我是愛裡對你說這個。」「我對你說這個,是因為我愛你。」我聽到了愛這個字,聽到你在說愛,但那裡面沒有愛,因為你不是真的為我的益處這樣做,而是為你自己的益處,所以裡頭沒有愛。
歸根結底,我是否領受人說我有從神而來的話,跟這有很大關係,看的是你的動機。你只是為了了不起,是個先知?但如果看到你是以最低姿態服事人、祝福人、幫助人、展現愛,那就完全不同了。但即使那樣,愛並不總是讓人暈眩,而是一種力量,能讓人說出:「即使你恨我,我也愛你。」「哪怕你不感激我對你說的,我也會愛你。」無論如何都繼續去愛他們,因為愛是對真理的委身,對神的委身。你會愛神愛人,為他們做你對自己會做的事。這是愛本身的基本內在特徵,你對自己做的,也能這樣待人嗎?如果你不會這樣對待自己,可你這樣待人,那不是愛。
* 慈心:慈心就是付出行動的愛,不是同情,不是憐憫,而是付出行動的愛,慈心讓你把對人的愛心付出行動。
* 堅韌:意味著操練不被冒犯,足夠堅韌,做好該做的事。照做是因為神吩咐了,而不是因為當時感覺不錯。
* 道德確定性:基於現有知識或資訊的確定性程度,讓你可以憑良心行事,不至於會做這事以致陷入罪。所以道德確定性會說:「你知道嗎?我不瞭解整個事情,但我所知的足夠讓我這樣行事,而不致犯罪。」在某種情形,你可能不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但你所知的已經足夠,你用你所知的資訊做正確的事。謠言、八卦、背後中傷諸如此類的,從來都不對,永遠都不對,當你看到這些事,你有責任告訴正在講的人,因為敵人喜歡暗中做事,糟糕的事、流言蜚語、背後中傷,所有這些,人們會聽到,然後他們會說:「這兩個人在講那個人,但那個人不在場。」「但我不能告訴那個人,因為我不想八卦。」當你告訴被八卦的人,那不是八卦,如果你告訴他們:「看,這是某某某說的。」這樣,你和那個人一起去,現在你們有兩個見證人可以說:「有人這麼說,其實是這麼回事。」
人們只聽到故事的一面,沒聽到兩邊的說法。過去曾有我們解僱人不同的情況,聽到的和實際發生的,差別大到令人驚訝。他們絕不會說:「我給了他們遣散費。」你不會聽到這個,你聽到的只是討憐,他們說:「為什麼是我?」要知道,他們獲得了至少一個月或更長時間的遣散費,特別是如果幾年前他們就被告知去找另一份工作,到最後他們也沒找,直到被解僱。就算那樣,庫里仍然給他們遣散費,因為他照顧人,他給他們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去找新工作,所以他給他們一個月的薪水,為了讓他們不用擔心,可以安心找工作,然而,他們突然間開始有些抱怨。庫里說他今年六十歲,沒時間玩遊戲,人們在面臨死亡,他不會拍拍你的手告訴你:「好了,繼續前進吧。」不行,事情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他做重大決定時非常慢,花很多時間調查,做決定是基於他所相信的正確的事,不管會不會傷到,如果是對的,必須要做成,是基於這點做決定。
在靈界,有些事正在發生,敵人試圖分散注意力、製造麻煩、做這些事。我們在神的事上行動力越大,牠就越試圖引起騷擾。庫里實在沒時間把這些事攤開來,因此必須做出決定。通常直接撕掉視窗貼更好,雖然未必令人愉快,但長遠來看更好,解決掉問題,繼續前進,做你該做的。最起碼,做自己相信是對的事,這就是道德上的確定性,不要陷入罪,而要做對的事。
道德確定性不是所謂的絕對確定性。絕對確定性我們可以把它換成確信。因此,道德上的確信或絕對的確信。聖經有絕對的確定性,但很多情形下,沒有絕對的確定性,因為你不是什麼都知道,最糟糕的就是,根據聖經,你沒聽完事情的全部就發言。事實上,聖經說,如果你那樣做,你就是愚昧人。因此,你必須學會分情況來看,很多情況令人驚訝的是,很多人攪入與自己無關的事,他們想就此形成一種態度或看法。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也沒有。他們想接近來說些什麼,但他們對實際情況一無所知,這種情況下,他們最好指望自己談論的人,有足夠的屬靈成熟度不會全說出來,這是庫里學到的最好的功課。在許多方面,大多數事都不用參與,瞭解你的人知道真相,不認識你的人,你怎麼說也沒用,所以只要做神呼召你做的事,阿們。繼續與神同行,不要從城牆下來,像尼希米說的,留在城牆只保持警醒,繼續努力,繼續做該做的事情。敵人想要利用的關鍵之一,就是世上的思慮,當人要掀起風浪,分心的事就來了,繼續集中在該做的事上就對了,阿們。
這是你必須的品質,不是妥協,是在聖經的指引範圍內靈活應變,所以你可以變得靈活,可以適應。耶穌從來沒用網際網路講道。如果我們說:「如果耶穌做了,我們就做;如果他沒做,我們也不做。」如果那是對的,我們就不能用網際網路了,用網際網路傳福音是正確的嗎?如果我們在那不放上福音,敵人會放上各種垃圾,牠只會用垃圾佔上更多,所以我們應該在網際網路上講道,阿們。人們說:「我們只做耶穌做的。」我敢肯定你是不行來的,因為耶穌沒開過車,人們說出這種話,真是令人驚訝,你要學會適應時代,我們不改變資訊,就像我們在屬天醫治訓練裡說的,這個資訊是分別為聖的,你不要改資訊,但你可以適應,可以改變方法,使用當前的方法,不要更改資訊。
戰士的思想
提摩太後書一章七節:「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有膽怯的靈,保羅說這不是神所賜給你的靈。膽怯的心,「心」,原文直譯「靈」,神沒有給我們膽怯的靈,神給了我們剛強、仁愛、謹守的靈。我們說的是獨一的靈,這裡說的不是這些靈。保羅說的重點是與膽怯的靈形成對比,這也證明了他講的是剛強的靈、仁愛的靈、健全的思想的靈,和合本是「謹守的心」。無論是「靈」還是這些事:大能、仁愛與健全思想,健全的思想字面意思是「思維清晰、能集中注意力」。這就是健全思想的意思,這就是神所賜的。
首先保羅在羅馬書十二章說,要心意更新,由此改變生命,但他也說要在心志上更新。心志直譯「思想的靈」,因此思想要更新到以特定方式思考。但也必須在心志上更新,因為屬血氣的人,他的心志是消極的,天生就是負面的,因為已經敗壞了。有人可以是非常積極的,等到你與他們交談,會發現由於對失敗有消極的懼怕,他們選擇積極去應對。所以他們會說積極的話,只是因為他們害怕失敗,所以才會這樣說。他們在心志上沒有更新,所以才會這樣自說自話,但聖經說你要在心志上更新,必須從屬肉的恐懼、消極的,轉換到屬靈的信心、愛,從屬肉到屬靈的轉換,屬魂人到屬靈人。
要在心志上更新。約翰·雷克的說法可能是最好的,他說:「耶穌基督的福音,足以使任何信徒,任何人,成為最狂熱的樂觀主義者。」因為當你得到信心的靈,你就得到積極的靈。你不可能有信心、憑信心而行,卻是消極的,因為消極的信心叫做懼怕,當你行在消極的信心裡,你就行在懼怕裡面。從他們的話裡,你看出他們是從什麼心發出的,因為心裡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你會聽到他們說出來。
為什麼人們說:「那些宣告沒用。我知道某某某他們一直宣告,還是死了。」沒錯,但他們的宣告是出於懼怕,出於信心的宣告使事情成就,而不是出於懼怕的宣告。你來決定,自己是在懼怕還是在信心裡,因為信心解決問題,說事情會是這樣,信心會這樣由此發話,證明了它。懼怕說的是:「我要這樣說,我要說,我要說,我要說。」因為一旦停下來,大腦就會說:「我要死了。」所以要說,要一直說。出於懼怕而認信神的話,不會帶出想要的結果,必須出於信心,承認神的話與神一致,關鍵在於信心已經把問題解決了,如果沒有解決,你不是在信心裡。這點非常重要,你一定要明白,如果你心裡,這還沒解決,你不是在信心裡。你可能有希望,但你沒有信心,所以你必須從希望轉成信心。從希望到信心,是要領受神的話,找出神對這件事怎麼說的,然後一次性把它解決。神的話不僅是真的,而且對我是真的,是對我說的,就是現在,照神的話成就,就從這裡開始,但不能出於恐懼來啟動這些。
因為懼怕,信心會讓機會和事物朝向你,向你敞開。這都是屬靈爭戰,你必須學會如何在靈裡爭戰,不是在魂裡。大多數人認為他們是在靈裡爭戰,其實是在魂裡。但他們就此寫書,整本書都是屬魂的,不是屬靈的。因為他們總是在講感覺、激勵、直覺之類的東西,這更多涉及到他們的感覺,是基於他們所看見或聽到的。當人們說:「是的,聖靈告訴我這個。」我就驚嘆,我知道這個人,也知道他們跟誰做朋友,他們的朋友會說這些話,說:「哇,我猜聖靈的名字是這個某人。」你不是聽到聖靈,你是聽你朋友說的,你以為是聖靈,其實你做的,就是重複你朋友說的話,不是說這絕對不是聖靈,只是說,很多人認為他們聽到的是從聖靈來的,實際上他們只是從書本上聽到、從朋友那裡聽到,或不同地方,而不是聖靈。
要聽到聖靈的聲音,通常你要先靜下心來,安靜聆聽,然後才動,到最後,你甚至能在動的時候,非常清晰地聽到聖靈。要能聽到和知道,始於最基本的靜止狀態,而且你要能夠:「是的,我知道我聽到的是聖靈,因為這跟祂之前告訴我的完全一樣。」這證明是聖靈。你要能看到這些作為佐證,祂講話不會老是變樣,尤其是如果你有從祂那領受的最佳方式,通常那是祂最能對你說話的方式。最好的方法是讀神的話,然後去做,把這話語的原則應用到你的情形裡,目前為止,這是最好的,這樣你就會被聖靈引導。當你遵行神的話,你就被聖靈引導。
回到前面講的,因為祂沒有給我們懼怕、怯懦的靈,而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你可以邏輯清晰地思考,邏輯清晰是屬靈邏輯,而不是屬世邏輯。有兩種智慧,一種是屬世的智慧,也就是屬魔鬼的。然後有屬天的智慧,來自於神。很多人自以為有智慧。當你說要踏出去做什麼,他們會告訴你:「哦,弟兄,要有智慧。」當他們這麼說,十有八九,他們說的是屬世的智慧、魔鬼的智慧,而不是神的智慧。有趣的是,當他們跟你說這些,你立馬就知道,他們一貫靠什麼形式。當你在說信心,他們脫口而出的就是:「小心點。」因為他們不習慣憑信心行事。所以,如果人從沒做過你想像做的,千萬別接受他們的建議。如果你想在靈裡提升一個層面,你要跟已經活出那個程度的人,至少往那個方向的人在一起,不要聽那些滿足於現狀的人。很多時候,這意味著要離開教會,就因為這原因,庫里離開了幾個教會,因為不想二十年後跟他們一樣。到最後,你的結局就是枯乾至死。所以你要學會找到和你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們同行,一路堅持。像德州這裡說的:「跟帶你來的人一起,否則沒人開車帶你回家。」
戰士的思想是已經被神的話語更新的思想,至少在更新過程中。戰士的思想能明白戰爭世界觀。這一點清晰地呈現在舊約和新約。庫里通常不會提到書籍,但因為這可能是他在戰爭世界觀上讀過的最好的書。作者是格雷戈裡,他出版過幾本書,大多數都很好,他們有過交流,為了討論聖經學校使用他的書。他有一本書叫做《撒旦和邪惡的問題》,那是本好書,但迄今為止他最好的書是《戰爭中的神》。《戰爭中的神》展現了戰爭世界觀的真實清晰畫面,直接貫穿了新舊約。我從沒見過像這樣的書,能把新舊約融合在一起,如此成功地展現出神在新舊約的一致性。真的是好的無比。還有一點很棒,他將挑戰你,有點像清除聖牛所做的,仔細檢視人所說的各種經文等等,深入去查考,找出人們所說的意思,但不是原文的意思。
他這樣分析了新舊約的大量經文,並指出真正意思,這是本非常厚的好書,他是神學家,非常學術性。如果你要讀,要深入去讀,不是很快就能看完的,你要剖析開來,檢視所有的經文,非常值得一讀。如果你上過 DBI聖經學院,至少會部分性讀過格雷戈裡.伯伊德的《戰爭中的神》這本書。
戰士的思想是神計畫中不可估量的工具。這是一種思想,發展出必要的紀律,可以清晰地看透當下的迷霧,日常生活中的迷霧,戰爭的迷霧,辨別敵人的戰術,並用神的話恰當地應對,這就是戰士的思想會做的。當我們講到戰士的思想,我們講的就是基督的思想。大家都知道基督是個戰士。
《出埃及記》十五章三節說:「耶和華是戰士,他的名是耶和華。」二十三節經文之後,《出埃及記》十五章二十六節說:「我耶和華是醫治你的。」 耶和華拉法。在祂說祂是你的醫治者之前,祂說祂是一個戰士。我們要認識到,在聖經中神給了他一個名,耶和華沙伯特,自己是萬軍之主,是軍隊。所以祂是萬軍之主,祂是萬軍之神,祂有天上的軍隊跟隨祂,就是天使軍隊,但我們也是祂的軍隊,阿們。嚴格來講,我們應該是他軍隊裡的將軍,幫助引導天使軍隊執行祂的命令。我們透過講神的話做到這一點,因為祂的天使有大能,聽神話語的聲音。所以當你說神的話,這是宣告神的話的另一方面。
當你說出神的話,你就把天使啟動了。如果你不說神的話,他們動不了。然後你就想不通,「神,你為什麼不幫忙?」神說:「因為你不說。」你就說:「神,我需要幫助。」天使說:「好,說到了,想要我們做什麼?」你說:「依耶穌的鞭傷,我得了醫治。」天使說:「好,我們開始工作。」
直到你說出神的話,不是抱怨,也不是說你的缺乏,而是神話語的聲音讓天使展開行動,他們聽神話語的聲音,我們是神話語的聲音。耶利米,神甚至告訴他:「你是我的口,你還是我的錘子,各種東西。」但神說,我們是他的口。
戰士的思想是穩定的,是平安的穩定的,已經解決了。
做到這個的唯一方法就是,聖經很清楚。人們總是找他說:「庫裡弟兄,我真是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你能看出來他們很緊張。「我知道因他的鞭傷,我已經得醫治了。我知道,我相信。」他就想:「不,你不信。」他說:「是的,我相信,我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我說:「好吧,如果你相信,你就不會站這錯手了。你就不會說我不知道我該怎麼辦。」他說,聖經在《以賽亞書》二十六章三節說得很清楚:「凡專心跟從祂的,祂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和合本:「堅心倚賴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已倚靠你。」人們會說:「是,我一直想的是神的事,我只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不,你不信。如果你專心在祂,你會處於完全的平安,因為你知道祂是誰,祂是耶和華拉法,你知道祂會怎麼做。祂是耶和華沙龍,你知道祂會給你平安。關鍵是,如果你專心在祂身上,祂會讓你有完全的平安。
人們總是試圖讓庫里相信他們在說真話,神在撒謊。當他說:「不,神說的,你說這個,神說的是這個,我相信他勝過你。」他們會很生氣。但重點是神沒有變,祂沒有改變。我們必須改變,好讓自己與他保持一致。
情緒是用作榮耀神的工具
不是被撒旦用來有損,會再加上分心。不要讓你的情緒控制局勢,當你遇到環境,這是第一要注意的事。感謝神,庫里父親是一位警察,他幾乎是在這環境長大的,他的父親當上警察的時候,庫里大概是八歲,他在二零一一年去世了,一九六七年庫里是八歲,從一九六七年到二零一一年他去世,當他們收到電話,出勤,他會跟車去。參軍前,庫里也是達拉斯的預備警員,接到任務,他和他們一起出警。
當警察到達現場,有件事總是很突出,不管發生了什麼,通常人的情緒總是很激動。警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始緩和事態,他不會用大喊大叫做到這一點,因為大喊大叫只會激化情緒。當他們走進去,總是聲音很嘈雜,他們不會走到那大喊大叫,他們走進去,有意壓低聲音說話,讓人平靜下來,他們用單一語調說話,讓人平靜下來。
他們會說:「好,讓我們現在冷靜下來,等等。你去那邊,你在這裡。我現在將你們分開,我馬上過來跟你談談。深呼吸,坐下來,冷靜下來。」然後他們就逐漸冷靜下來,因為他們知道情緒會導致錯誤的行為,一時衝動做出一些事,會讓你事後很後悔。
所以關鍵是要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平安。當你進入這樣的環境,你就能冷靜下來。甚至在庫里全職事奉前,遇到些情況,出於某些原因,遇到很多意外,各種危險,持槍的,拿刀的,等等,但每次發生情況,他總是能夠至少將事情緩和到,解除對方武裝,做任何該做的事。這不是在一時衝動之下,在情緒裡做,這個時候人們往往會做出錯誤決定。
因此,你可以跟一個持槍拿刀的人對話,激他們去用,也可以緩和場面,直到他們願意解除武裝,或至少緩和他們,感到一定的平穩,給你機會迅速行動解除武裝。但這一切都是於緩和場面,但你必須進來,注意到緊張的場面,因為情緒是問題所在。
很多警察被殺,至少過去是這樣,統計數字可能有變,有更多警察是在應對家庭暴力時被殺,夫妻事件出警被殺比其他事件更多,因為高度情緒化。夫妻無比緊密地連在一起,沒有人能比你最親近的人更讓你生氣,所有警察都討厭家庭暴力或家庭事件出警,因為他們知道很有可能,妻子想要這個人被捕,一旦你要逮捕她,突然她生氣了,跳到警察背上,開始打警察,這樣很瘋狂的事。當他們意識到,丈夫現在要入獄,妻子想救丈夫,最後他們都進了監獄,但至少是不同的浴室,他們不能繼續打架。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這是他很早就學到的一件事,真的相信這是聖靈的激勵和聖靈的訓練,用這來訓練他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是憑情緒來做決定。但大多數人已經習慣這樣了,當你做的決定不是出於情緒,他們認為你是,其實不是,它通常是基於該做什麼的邏輯推理,你能看透它,但如果你太情緒化,就不能看透它,已成了問題的一部分。
我們會遇到交通事故,摩托車毀壞,各種不同情況,有些人受傷,有些人死了,還有其他事正在發生,你必須進入現場,有時他們受了重傷,你不能帶著情緒進到現場,因為情緒會感染,他們會變得情緒化。有時當他們情緒很激動,他們的心臟跳得更快,血就流得更快。你必須讓局勢緩和下來,告訴他們會沒事的,阻止流血過多等等。
你進入現場,看到情況,要很清楚,「好吧,這個人會死,無論你要做什麼,他們都會死,所以我不會在這個人身上浪費時間,我得去救這個有機會活下去的人。」這是一個很難做出的決定,你必須靠邏輯做出決定,不是憑情緒,否則他們都會死。這些情況,我講這個的唯一原因是,你必須學會控制你的情緒。
安德魯·沃瑪克 在控制情緒方面有非常好的教導,很多時候,人們問你為什麼沒有這方面的教導?除非有必要,有人已經教得很好,庫里不會為了自己,在這方面有好的資訊,特意去教。如果有人在這方面已經有好的教導,他會推薦直接去那,如果有這樣的需求出現,他們會有專門的主題教導。
關鍵是你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你在靈界就當不了好戰士。你的情緒幾乎總是血氣的,它不是屬血氣的機率很低,你都不可能去算。你必須學會控制你的情緒,別讓它們控制你。
戰士思維,其目標在於成就父的旨意
使之在地如在天。這就是你要做的,專注於此。
戰士思維接受合法的命令,不加懷疑地執行。人就聽到兩件事,命令,不加懷疑。他們會想:「哦,你要成為一個邪教,你要控制人。」不,根本不是在說這個。說的是:第一,請注意合法命令 一詞,並不是說,屬靈戰士聽從任何人發出的每條命令,就是毫無疑問地去做,屬靈戰士會確認,這人告訴我要做的合法嗎?是對的嗎?屬靈上合法嗎?是的話,那麼我們不加質疑地去執行。這樣一來,唯一的問題應該是,我們該怎麼做,而不是要不要做。
舉個例子,聖經說:「愛你的鄰舍。」那是合法的命令嗎?如果告訴你:「聽好,要愛你的鄰舍。」你們知道這是合法的,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你該問出來的:「什麼叫做愛鄰舍?」愛鄰舍一詞是為他們做你會對自己做的事。如果你不明白什麼叫做愛鄰舍,那你的下一個問題會是怎麼做,怎麼才能做到?
如果你愛你的鄰居,看到他們生病了,如果愛是為他們做你會為自己做的,你知道如果你給病人按手,他們會康復,如果你愛你的鄰居,你會為他們做你會為你自己做的。你下一步會做什麼?你去找他們,給他們按手,因為那是你會為自己做的,那就是愛。我們已經被告知要愛,但我們怎麼去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總是為他人做會為自己做的事。如果你用在任何情況下,你永遠不會脫離神的旨意,想想這點。
讓我們稍微放大一下,我們來剖析,查驗一下。聖經說的是:「你願意人怎樣待你,你就怎樣待人。」不是說做他們想讓你為他們做的事,誰是你的鄰舍?凡有需要的人。比方你看到這個傢伙坐在拐角處,走到他旁邊,哇,酒味好重,你說:「打擾一下,先生,聖經說我要愛你,意思是我要做任何你想讓我為你做的事。你想要我為你做什麼?」你猜他會說什麼?他會說:「去給我買酒。」
耶穌沒有說做他們想要你做的。他說:「你願意人怎樣待你,你就怎樣待人。」他是假定你與神同行,你想要正確的事,如果你為他們做了你想給自己做的事,那你就做對了。你們當中有多少人知道,他們可能不會把這看成愛,你知道你為什麼這樣做,但他們可能不會認為這是愛,他們可能會說:「你不是在做我需要的。」
相反的,你可以說:「你知道嗎?你需要的是康復,這就是你需要的。我會付錢,我們可以禱告讓你自由,但之後我們會把你送進戒毒所,你在那要重新訓練大腦,清醒地思考,我們要從那開始。」不論是毒品還是酗酒,從那開始,要知道,你讓他們委身,他們中的大多數不會把這看作是愛,但這就是愛帶來的堅韌。
很多人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愛,他們只是跟著感覺走。我們做個好人,想對這人好一點,如果要對他好,那就給他買瓶酒什麼的。不,這樣做好像很有善,但做基督徒不是這樣。如果你要照著聖經行事,做你當做的,不要以為每個人都會拍你後背,覺得你很棒。耶穌說:「聽著,他們叫我魔鬼,他們也會叫你魔鬼。」「不管他們對我做了什麼,他們都會對你做。」他們甚至會殺了你,還以為在服事神。
他說:「所有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你們有禍了。」約翰.衛斯理騎馬的時候,他在路上騎馬,他會坐在馬背上看書,他把馬放在馬路上,放下繩子,然後讓馬自己走,他就坐上面看書。他有一個特製的馬鞍,上面有個類似講臺的東西,可以把書放那兒,他就能騎在馬上看書,那是件很了不起的東西。
他在路上騎馬,一邊看著書,看到受逼迫的地方,他意識到就下了馬,拉到路邊,去了地裡,跪了下來禱告說:「神啊,我很抱歉我一定錯過了你,我很抱歉,我悔改,我肯定沒走在你要我去的地方,因為我一整天都沒受到迫害。」就在那時候,有個農夫跑來地裡,開始大吼大叫,撿起石頭:「從我地裡出去,從我地裡出去。」他起來說:「感謝主,這麼快回應了我的禱告。」然後他騎上馬,沿著馬路走了。
你可以嘗試做正確的事,不代表每個人都會喜歡,不代表人能從同個角度來看。有時候,你處在某個位置,你看到的跟別人看到的不一樣,糟糕的是,我們對愛的理解完全扭曲了。
真正的愛是,如果你認識誰,他們在公司工作,沒有技能,沒有相應的品格,你知道他們永遠都不會適應,他們在那不開心,一點不喜歡,你能為他們做的最好的事,就是解僱他們,他們肯定會不高興,因為他們不那樣看,但這會逼他們找另一份工作,找到他們該做的事,你解決了現在的問題,但你也迫使他做他該做的。
大多數人不會因為想要改變而改變,他們改變是因為不得已,很多人甚至都不改變。有時候,要有壓力才會迫使他們做出改變,人類不喜歡變化,特別是感到痛苦,或他們覺得會痛苦。
原頻:https://www.dominionlifechinese.com/path-player?courseid=swat&unit=63673f1484cf0d387e0b6c64Uni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