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非常高興看到你們來到這門聖經課程的現場。 並且,我們也為透過電視能將這堂課延伸到許多城市,全國各地,甚至世界上一些其他國家的人而感到興奮。 我們就在這裡,就像作為根基的石頭一樣,把這堂課所傳遞的偉大真理帶給世界各處的許多人。 如果你也為此感到高興,就說聲阿們吧。 我們真的為你們感到喜樂。 願上帝祝福你們。 你們是這堂課的動力,我們要為此說聲謝謝。
世界上有好些永遠都說不完,探討不盡的主題,其中之一就是信心。 若有任何人聲稱他已經完全明白了信心,那是不可能的事。 唯一真正全然明白信心的,只有主耶穌基督,沒有別人。 我們能做的,就是每天不斷地增加我們的信心,學習信心,並開始去運用信心。 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們的生命中就會產生果效,信心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大能,也是恩高,更是一種生命。 因此,讓我們不斷地進入信心的偉大奧秘,直到我們對它的把握遠超過許多其他人。
本課的題目是永恆的追求,因為信心就是一種追求,是一種尋求,而你永遠不會停下。 我相信,使徒保羅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天,仍然在追求信心。 我也相信,自他之後的所有屬靈偉人,都具有同樣的狀態。
《羅馬書》第十章第十七節告訴我們:「通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神的話來的。」這一節經文為我們揭示了信心的庫存地或來源,讓我們知道可以在哪裡獲得關於信心的基本要素。 如果你想在別的領域去尋找信心,它都無法像從神的話語中獲得的那般純淨,毫無汙染。 我們所談的不是一種廉價的盲目性,我們談論的是一種生命,一種尊嚴,一種力量,一種動力。 它會塑造你的情感,令你做出某些抉擇,它會影響你的思維和決策。 這是一種永恆的力量,我們可以去接受,而神的話語也告訴了我們從哪裡以及如何得到它。
信心的本質
《希伯來書》告訴我們:「信就是...」那三個字會讓你停下來,信就是。 它是個現實,一種實在的存在,也是一種真理,一種力量。 信心就是實實在在的存在著。 讓我們一同說:「信心就是!」意思是它真實的存在,是我們可以抓住的。
每個基督徒都渴望擁有這個能夠帶來屬靈得勝的巨大資產,我們稱之為信心。 這個詞很短,卻意義重大,同時也成了一個永恆的追求。 我自己已經追求它五十年了。 有時我也許比我想象中更接近對信心的領悟,也有時也許沒我想得那麼深。 不過,我們很清楚,要想取悅神,神的話語告訴我們,必須要有信心,沒有信心就無法取悅神。 因此,我們必須進入信心,對神說:「神啊,我們要取悅你,我們要藉著相信,信靠你,像古時那些偉大的先賢一樣。」
要與神相接觸,一個人首先需要信心,如果你不信神的存在,你就不可能找到他。 因此,想要與神有所接觸,就首先需要信心。 所以,信心就是連線神,而當你連線到神,你就開始認識神。 因此,信心不只是與神相接觸,更是認識神。
我們如何認識神?藉著每日的個人經歷。 我每天都靠著所經歷到的,看見我更認識神了。 如果我整天生病,我就會懷疑祂是否也病了,但事實並非如此。 我已經有五十年的時間幾乎沒有生過病了,對你們年輕人而言,那可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無論在世界上一百多個國家,經歷各種不同環境,我都享受到了美好、奇妙、令人驚嘆的健康。 所以,我與神之間,因著多年經歷,已經有了一種新人還沒得到的認識與信心。
許多出信者一開始就想求神什麼,然後也宣稱相信,但如果沒有得到,就會大為失望。 那是因為他們尚未邁出最初的這些腳步,先聯絡、接觸神,再透過經歷來認識神,進而走向我們所說的靈命成熟。 舉個例子,任何一頭驢都可以在葛底斯堡,美國內戰時期著名戰場,大聲叫喚。然後有人或許會說這是葛底斯堡演說,但事實上它並不是。 同理,任何政治人物都可以跑到華盛頓去朗讀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說,可那就不會產生林肯當年那種震撼力量。 你去書店可以花不到一美元買到一本收錄各種詞彙的字典,所以文字本身並不值錢。 關鍵在於是誰說了那些話。當林肯說出那些話時,因為那是林肯本人,所以具有力量與不朽的價值。 同樣的,當你為神大發熱心,想為神行大事時,真正有分量的不僅是你說了什麼,更是誰在說這話。
當我們讀神的話語時,你或許會看到聖經裡有些字詞在你平日的報紙或日常繪畫中也會出現。然而,當那是神自己所說時,它就完全不同了。 當一個在神面前成熟的人,深入認識信心奧秘的人,將這些話語活出來,也會與平常不同。
信心的引導與果實
要知道,信心會引領你進入沒人走過的道路,引領你走進那些尚未開啟的境界,也進入那些旁人無法理解的情感經歷。 對許多人來說,信心之路是一條未知之境。 但對我們這些正不斷追求信心的人而言,我們常行在其中,並且喜樂其中。 那是一片新鮮的空氣,綻放的是奇妙的花朵,結出的果實令人耳目一新。 我希望你也能學會在那屬靈成熟的信心世界裡行走。
聖經告訴我們,聖靈所結的果子之一就是信心。 參見《迦拉太書》五章二十二節,也就是說,當你裡面的屬靈生命開始結果子時,其中一項就叫做信心,多麼美好啊!你裡頭的屬靈生命若開始結出果子,第一個就可能是信心。 所以,信心是一種生命的自然產物。 我們從最初提到的那幾點開始,先接觸到神,然後因與神接觸而認識神,從而經歷祂,進而在屬靈生命中不斷成長,並最終在我們裡面建立起信心這項寶貴的果實。
然而,聖經也同時告訴我們,信心不僅是聖靈所結的果子,它也是聖靈的恩賜之一。 參見《哥林多前書》十二章九節,換句話說,信心既可以在你生命裡自然地漸漸成熟,也可能在某個時刻以超自然的方式恩賜在你裡面。 因此,你會看見信心會有不同的層次或高度,有些人的信心屬於較自然生長的部分,而另一些人的信心則被神大大的恩賜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這就屬於超自然的恩賜。
信心的應用與追求
信心與基督徒生命中所有至關重要的議題都有關係。 無論這些議題是關於你的個人屬靈生活,你的家庭,你的工作或事業,若涉及基督徒生活,你都可以思考:「我的信心對此會怎麼做?」有些人本來可以得到自己從未擁有過的房子,但他們沒有足夠的信心去把握機會。 有些人明明可以從神那裡得到供應,卻因為恐懼而退縮了,恐懼會讓人癱瘓,疑惑會讓人跌倒。 也許過一陣子,他們才後知後覺地說:「啊,我真是錯過了。」是的,在我們做出決定之時,就應當讓信心成為一個持續的主導性的因素。
「一人低音信得聲」,意思就是,我們應當每天都憑信心而活。 如果你與配偶產生分歧,就問問自己,在這樣的狀況中,信心會怎麼做。 有時,信心會告訴你:「你得認錯,你這壞傢伙。」可你卻還要跟自己心裡的聲音頂嘴:「你給我閉嘴。我的思想可不想聽這個。」這聽起來有點好笑,但實際上,卻是我們每日生活中的操練。 如果我們不能在家中讓信心運作,我們也不可能在教會裡讓信心有效運作。 信心需要常駐我們心中,並在我們生命各方面都能施展作用。 這就是我們所謂的靠信心而活,也是永恆的信心追求。
我現在花短短幾分鐘告訴你的,實際上是我花了數百個小時去思考,追尋,研究和操練的,這就是追求信心的意義。 我們要帶著永不停歇的追尋去抓住信心,也許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征服信心,不過名字並不重要。
先知以賽亞在他書中第七章第九節說:「你們若是不信,就必不能穩固。」這位大先知告訴我們,在你所做的種種決定,經營家庭或事業,建立屬靈生命時,如果缺乏信心,就無法真正被建立。 被建立背後的力量來自於我們的信心。 信心並非某種魔術式的體驗,也不只是來來去去的點綴,信心是一種生命的態度,是我們在這裡所強調的。 所以,我們整個人生和屬靈生命能否被穩固,跟我們有多少活潑的信心息息相關。 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要先明白信心,然後再獲得信心,繼而持續持守,讓它在我們裡面保持活躍。 這就是追求信心的過程。 我們不但要弄清楚信心是什麼,更要切實擁有它。 而且,不只是一時擁有,還要一直保有它。 如果我們這樣追求,我深信,從沒有一個真心尋求信心的人會失望而歸。 我不相信神會讓尋求祂的人空手、空投或空心而返。
《希伯來書》第十一章第六節也說:「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祂存在,並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有人說,信心好比人的第六感。 前五感讓我們能與周圍的物質世界產生連結,看、聽、聞、嘗、觸,透過這五感,我們瞭解物質環境。 但若有第六感,這就超越了前五種感官。在屬靈層面,第六感讓我們能夠感知到神。 五官無法觸及或理解的屬靈實境,卻能因這第六感而被感知。 因此,對基督徒來說,我們好像真的擁有比非信徒多出的一種感官,讓我們可以意識到神的真實存在。 我們清晨與祂相交,日常中與祂連結,不斷經歷到祂的存在,這是也。 而鼻、舌、手都無法證實的,卻真是無比。 或許有人會說,我只要能看見、摸著、感覺到,才算數。 但我們在靈裡卻已經證實那超越感官的世界確實存在,因為我們每天都與它相遇。 因此,對每一個人而言,只要願意,你都可以藉著信心進入那個屬靈世界與神相交,取用祂的資源。你不一定非得看見或摸到什麼,才能確認祂。 因為我們有那第六感,信心。
持續的信心生活
獲得信心是一回事,保持信心又是另一回事。 我見過有些人經歷過一次了不起的神蹟或作為,可是在那之後,他們仍過著很普通,沒什麼屬靈突破的生活。 在本系列永恆的信心追求課程中,我並不想讓你只在屬靈領域裡偶爾登高峰,然後又跌回日常的谷底。 我想讓你能夠一直住在高原上,天天都住在那裡,不再回落。
在聖經裡,我想到那位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婦人,她摸了耶穌的衣裳穗子就立刻得醫治,但我們之後並沒有再聽到她的蹤跡。 為什麼她不選擇一直跟隨耶穌?她其實沒有別的事要做,為什麼沒像抹大拉的馬利亞那樣留下來與主同行?她只體驗了那一次神蹟,就回家,把這個見證講了一輩子。 可我們所談的信心並非只是一次性的巔峰體驗,而是要你每天都在其中活著,每天都得到助益,不斷保持在這種復興與得勝的境界當中。
我不喜歡失望,你呢?我寧願讓信心每天都來支撐我。 當你早上醒來,你不會沮喪,你不會對全世界心懷憤恨。 若你裡面有信心,這些負面情緒就無法操控你。 因此,信心也是一種推動力,催促你往前走,帶領你走向得勝。 不只是你喊一句「我奉耶穌的名,你得醫治」,就算你外在喊得響亮,卻沒有內在長期的信心生命作為根基,也未必有什麼果效。 信心是一種人生狀態,一種你從腳底到頭頂都沉浸其中的狀態。 它是一種能帶領你度過人生,讓你獲得大勝利的動力。
我曾講過關於史密斯·維戈爾斯沃斯的見證,我從小就聽過他的大名,也聽過許多關於他在大復興大會的見證。 我1936年在威爾士第一次見到他,當時我在一個全國性會議的晚上講道,而他在下午的會議中分享。 那天結束後,他拍拍我肩膀,對我說:「你需要來見我。」我當時想,好吧,我以前也進過校長辦公室,我想我能扛得住。 我答應了他,並且不僅僅去了一次,後來去了很多次,幾乎沒有人像我那樣頻繁地去他家。 當時有一些好處,一方面我是外國人,人們通常對外國人比較有好感,對自己的親戚朋友反而更嚴格些。(笑)
不過,我現在想跟你們說的是,我正在與你們對話,攝像機對此無能為力,因為真正能回應和領受這一切的人,是你。 願神幫助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信心裡,操練信心,並且天天在這條永恆的信心追求之路上不斷前進。
原頻:https://youtu.be/ezYbxS3PWS0?si=SBNaqrmf1-xW-J7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